第27章 古人“炼铜”相关的一些诗词(其一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古人“炼铜”相关的一些诗词(其一)

  

   推荐BGM:

   【【兰音】本色,开口就是遮不住的妩媚~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Jb2LkTd

   【『 叹 』又土又仙又涩,国风越南神曲翻唱-哔哩哔哩】 https://b23.tv/yvDUKLg

  

   好久没有正儿八经写点关于“炼铜”的文字了,我的老读者大概已经骂我“不务正业”很久了。今天我假装反省了一下,下面就随便摘抄一些“炼铜”相关的古诗词分析。

  

   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

   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
   ——唐代 杜牧《赠别二首·其一》

  

   赠别二首,是杜牧出远门前写给自己扬州城里相好的歌伎的,所以后两句夸她扬州第一可爱,别人就算有珠帘的映衬都不如她。

  

   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腰纤细掌中轻。

   (江湖 一作:江南;纤细 一作:肠断)

   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

   ——唐代 杜牧《遣怀》

  

   这两首诗估计读过中学的朋友都听说过,应该也没有特别难懂的地方,就不详细讲解了。最多提醒大家去找豆蔻花的图片来看看。下面来看杜牧的另一篇带序的长诗:

  

  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。好好年十三,始以善歌舞来乐藉中。后一岁,公镇宣城,复置好好于宣城藉中。后二年,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。又二岁,余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,感旧伤怀,故题诗赠之。(序言的解说放在诗后。)

  

   君为豫章姝,十三才有余。

   翠茁凤生尾,丹叶莲含跗。(凤尾刚发芽,莲花还含苞。)

   高阁倚天半,章江联碧虚。

   此地试君唱,特使华筵铺。(好家伙,个人专场演唱会。)

   主公顾四座,始讶来踟蹰。(害羞,客人都来齐了,还在后台踟蹰。)

   吴娃起引赞,低徊映长裾。(吴地少女起身引你上台,还害羞、犹豫地掩长袖半遮面。)

   双鬟可高下,才过青罗襦。(双鬟高低正合适,青罗短袄正合身。)

   盼盼下垂袖,一声雏凤呼。(明眸顾盼间垂下双袖,歌喉一亮就像雏凤啼呼。)

   繁弦迸关纽,塞管引园芦。

   众音不能逐,袅袅穿云衢。(上文的一切乐声都赶不上你歌声的水准,袅袅余音直透云间的天上宫阙。)

   主公再三叹,谓之天下殊。

   赠之天马锦,副以水犀梳。

   龙沙看秋浪,明月游东湖。

   自此每相见,三日已为疏。

   玉质随月满,艳态逐春舒。

   绛唇渐轻巧,云步转虚徐。

   旌旆忽东下,笙歌随舳舻。

   霜凋谢楼树,沙暖句溪蒲。

   身外任尘土,樽前且欢娱。(上文的身外事任它尘起尘落,一心在酒樽前权且欢歌,娱人娱己。)

   飘然集仙客,讽赋欺相如。(飘逸歌声引来我等仙客[文人雅士]聚在你身边,写出的诗赋风致盖过了司马相如。)

   聘之碧瑶佩,载以紫云车。(写被赎出嫁)

   洞闲水声远,月高蟾影孤。(出嫁后的寂寞)

   尔来未几岁,散尽高阳徒。(那以后也没过几年,就散尽了我等高阳酒徒。)

   洛阳重相见,绰绰为当垆。(当垆,指卖酒,卓文君当垆卖酒)

   怪我苦何事,少年垂白须。(奇怪我为什么事而苦恼,年纪轻轻就白了胡须。)

   朋游今在否,落拓更能无?(曾经同游的朋辈现在还在(联系/在世)吗?失意落拓的日子还好过、不以为意吗?)

   门馆恸哭后,水云愁景初。(据下文“衰柳”判断,“景初”应当是指初秋草木萧条的愁景。)

   斜日挂衰柳,凉风生座隅。

   洒尽满襟泪,短歌聊一书。

   ——唐代 杜牧《张好好诗》

  

   大概背景故事就是:杜牧在大和(注:唐文宗年号,也作“太和”。可能是写作“大和”,读作“太和”,官方取“满遭损,谦受益”之意,故意少写一点)三年,已故吏部侍郎沈公担任江西观察使时,在沈公手下当幕僚(僚佐)。(吏部沈公:沈传师,字子言,吴(今江苏苏州)人,大和(太和)二年以尚书右丞出为江西观察使,曾召杜牧为幕僚。大和(太和)九年死于吏部侍郎任上,故称“吏部沈公”。)张好好这年十三岁,刚刚因为善于歌舞被招入乐籍中。(古代官伎内部也有等级之分,歌舞伎[歌舞表演]、乐伎[奏乐]等艺伎地位比非艺伎高,和男性高级乐工、乐师一样,有特殊的户籍乐籍,属于“贱籍”中地位最高的“巫医乐师”一类,“百工”次之。)一年后,沈公出镇宣城,(因为喜爱好好,)又把她的乐籍改到了宣城。又过了两年(约大和六年),沈公的弟弟,著作郎沈述师将好好以双鬟(双鬟为多义词,一般认为此处指“千金高价”,典出汉代辛延年《羽林郎》诗:“胡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壚……两鬟何窈窕,一世良所无。一鬟五百万,两鬟千万餘。”)纳为姬妾。(伎妓相通,同种职业,强调卖春时写作妓,强调表演时写作伎。官伎像私伎一样,可以卖春(如果招待业务繁忙且收入富裕,也可以不卖),官员也可以像赎买私伎一样赎买官伎。但官员和未“退休”的官伎只能有官方往来,比如官府办招待会、歌舞晚会的时候说两句话,二者产生性交易、淫乱、私通关系是大忌。所以一般没后台的官员还不敢赎买官伎,怕被政敌污告在赎买前有私通行为,反倒害了官伎和自己——官伎会被严刑逼供,自己也会被停职调查。所以官伎较少嫁给官员,像白居易《琵琶行》中那样“老大嫁作商人妇”或者妾的情况更多。这里杜牧大概也喜欢张好好,但后台不够硬,可能钱也不够,不敢赎买,最后被手眼通天的沈家拿下了。)(大和七年,沈公升任吏部侍郎,动身回京,宣城沈府的僚属、艺伎等人各奔前程。这年张好好十七八岁,沈氏兄弟喜新厌旧,没有将她带走。)两年多以后(大和八年或九年),杜牧重逢张好好,才知道“老大”的她早已被薄情好色的丈夫抛弃,现在在洛阳东城当垆卖酒。沈公死于大和九年,故此诗应当写于大和九年。

  

   附:“双鬟”的几种常见意思:

   ①旧时女子及笄(女子成年礼,从唐代开始一般是十五岁举行)前的发型,相当于是年幼儿童的“总角”头发长长了以后,盘了一下,两侧各一个环状发髻,可以参考“总角”。因此,也将这个发型用来指代女童或年轻女子、少女。

   ②婢女一般也是这个发型,所以也指婢女。

   ③指千金高价,典故见上文。

  

  

  

   江南柳,叶小未成阴。

   人为丝轻那忍折,莺嫌枝嫩不胜吟。

   留著待春深。

   十四五,闲抱琵琶寻。

   阶上簸钱阶下走,恁时相见早留心。

   何况到如今。

   (莺嫌 一作:莺怜;留著 一作:留取)

   ——宋代 欧阳修《望江南·江南柳》

  

   这首词历来有多种解读,我的解读是——上阕:借物喻人,欧阳修几年前遇到一个可爱的萝莉,不忍心伤害到她幼小的心灵和身体,没提纳她为妾的事。下阕:几年之后,算着应该有十四五了,于是欧阳修又“回访”过去了,说自己“早有此意”。

  

   钱唐家家重生女,自小无人识机杼。

   教成歌舞十二三,花燕身材柳莺语。

   去年学得琵琶成,今年学得弹秦筝。

   豪家亟替明珠斛,来换绿珠入金谷。

   启行小女肩舆来,亲情送别罗酒杯。

   拜辞父母登车去,欢喜出门不回顾。

   新恩无复雉将雏,儿意亦忘鸦反哺。

   阿婆八十位送门,自怜终身无阿孙。

   笑言阿婆不须泣,舟子乘潮渡江急。

   ——宋代 姚勉《钱唐吟》

  

   扬州钱唐(塘)一带的地方风俗,家家户户重视生女儿,十二三岁学成歌舞,卖给官府当官伎,或者卖给有钱有势的豪门、风月场当私伎。尤其是卖给豪门最“皆大欢喜”,家人得的钱最多,女儿也开心、得意自己进了豪门。

  

   我家江之右,桀构龙洲南。

   裁衣并织素,自年十二三。

   箜篌不足理,诗书乃所湛。

   时有夸毗女,投帨来相参。

   越白面黯黯,楚娃耳耽耽。

   缩尔谢娥遁,腼然西施惭。

   我有玉跳脱,结腕固相堪。

   我有金爵钗,头上云鬖鬖。

   庸人多外悦,君子或内探。

   不幸入无盐,媒氏丛戏谈。

   抚膺空长息,乾坤失泓㴠。

   ——明代 徐威《美女篇》

  

   写一位美人注重内在美,有时候疏于打扮了一些,被媒婆们戏称为“无盐女”。(战国时齐国一位貌丑而贤德的女子[后世民间传说她名叫钟无盐(艳),但古籍上只有“无盐女”],给齐宣王进谏,被封为无盐君、王后。)

  

  

   琵琶绝艺。年纪都来十一二。

   拨弄么(幺)弦。未解将心指下传。

   主人瞋小。欲向东风先醉倒。

   已属君家。且更从容等待他。

   ——宋代 苏轼《减字木兰花·赠小鬟琵琶》

  

   苏轼劝朋友调教自己家的琵琶乐伎不要生气,不要急于求成,毕竟年纪小,不能通过音乐传达自己的心意情感很正常。已经是你家私伎,来日方长,慢慢等她学会吧。

  

   鸳鸯翡翠,小小思珍偶。

   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、山明水秀。

   娉娉袅袅,恰近十三余,春未透。花枝瘦。

   正是愁时候。

   寻花载酒。肯落谁人后。

   只恐远归来,绿成阴、青梅如豆。

   心期得处,每自不由人,长亭柳。君知否。

   千里犹回首。

   ——宋代 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妓陈湘》

  

   这首词上阕下阕都在化用杜牧的典故。上阕不用多说,下阕是什么典故呢?传说杜牧曾经和一名女子约定五年后要娶她,结果他重返故地晚了五年。十年后,这名女子已经嫁人三年,生了一群孩子了,杜牧于是写了《叹花》: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后来就用“绿叶成阴”代指与意中人无缘,对方都结婚生子了。

  

   2022年8月30日

  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